首页 > 养生聚焦 > 健康科普 > 热门话题:护工游击队谁来“收编”

热门话题:护工游击队谁来“收编”

来源:悟养生    阅读: 283 次
字号: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
受访专家: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咨询中心主任陈晓红

中国人民大学卫生医疗体制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

中国医院协会医疗康复机构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吴春容

近日生通过新闻热线向,北京读者于先《生命时报》反映:现在找个护工太难了!于先生讲述了自己为母亲找护工的经历:“第一位护工患有高血压,没照顾几天,自己先病倒了。后来找的这位没多少护理知识,就是普通保姆,选她主要考虑和母亲年龄相仿,可能会有共同话题。但相处一段发现,她根本没法照顾生病的老人。”于先生还想再给母亲换个专业点的护工,但打听好久也没能如愿。

护工培训竟不学护理知识

3月21日,《生命时报》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的“58到家家政服务公司”。这天是公司群面会,护工、保姆、育儿嫂及雇主聚在一起,彼此寻找合适的人。应聘的多是四五十岁的女性,来自辽宁、河南、四川等地,最高学历是大专,一般都能识字。“只要认字,就不会喂错药。”家政顾问说,这些人都接受过培训,包括如何着装、擦洗、喂饭、用电器等。

公司给记者推荐了张阿姨。她50岁出头,来自辽宁锦州,曾在养老院照顾老人四五年,要求月薪5000~5500元。记者问她有没有学过护理知识,张阿姨摇了摇头。家政顾问说:“家属照顾老人不是也没什么护理知识吗?”

热门话题:护工游击队谁来“收编”

3月22日,记者又来到北京中日医院消化科病房,自称患者家属,询问如何找到护工。一位病人家属建议记者去医院后勤部问问,“那里的护工比较正规,比零工靠谱。”记者来到后勤部,有间挂着“阿福后勤”牌子的办公室,一位工作人员正忙着和家属签护工合同。工作人员说,他们的护工一天200块钱,24小时工作,接受过统一培训。这里的一位护工则告诉记者,上岗前他们的确会有2~3天培训,但以仪表仪容为主,要求统一服装、不戴首饰,但没有涉及护理知识的培训。

一个村子垄断一家医院

在中日医院呼吸科病房,一位“打游击”的护工向记者讲述了他的所见所闻。党先生40岁,河南驻马店人,来北京做护工已经18年了。最初,他在一家公司做护工,每天200块钱工资,要交给公司60元。为了辛苦钱不被克扣,党先生自己出来干了,但一直“夹缝中求生存”,因为护工公司总找他们这类零工的麻烦。于是,他努力和医院里的医护人员、清洁工及周边拉活儿的司机们建立联系,请他们帮着介绍活儿干。

热门话题:护工游击队谁来“收编” 第2张

党先生告诉记者,如今“护工游击队”越来越庞大,一个人干得好,便会叫村里的乡亲们一起来干,常是一个村垄断一家医院。“50岁左右的居多,没啥学历,没日没夜,过得很不容易。”这些日子,党先生正照顾一位47岁的脑梗患者,主要是给病人接大小便、看点滴、喂饭等。他说这位病人不难照顾,“但遇到脾气大的人,被骂是家常便饭,有苦只能往肚子里咽。”有活儿的时候,党先生一个月能赚4000多块,可一个病人出院了,下一个活儿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找到,如运气不好,一个月能赚一两千就不错了。“做护工就一个好处,不押工资,有一天干不动了,想回家就回家。”中国医院协会医疗康复机构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吴春容告诉《生命时报》记者,很多人认为,有公司管理的护工是正规的,自己单干的就不靠谱,一些医院甚至为了杜绝“黑护工”,直接把护工业务包给一家公司。实际上,两者区别不大,公司管理的护工也谈不上正规。因为我国护工行业几乎属于“零门槛”,没考核标准,多数素质较低、缺乏专业知识,无法切实满足患者护理需要。

专家建议恢复助理护士岗位

“现代医院绝不该由没受过医学教育的人照护病人。”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咨询中心主任陈晓红告诉《生命时报》记者,护工做的工作本应由助理护士完成,在护士指导下做生活护理。1966年以前,我国有助理护士的学历教育、工作岗位,但后来被取消了。实践经验告诉我们,虽然这个岗位没了,但工作内容却取消不掉,之后便有了护工这个群体。在发达国家,但凡规范医院都没有护工,病人由护士和助理护士照护。

热门话题:护工游击队谁来“收编” 第3张

中国人民大学卫生医疗体制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表示,受人口老龄化、独生子女政策及护士严重不足的影响,社会对护工的需求呈井喷式增长。然而,护工行业长期缺乏准入、培训、标准和管理,导致行业长期混乱。专家们表示,若想解决问题,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。

陈晓红认为,首先应在国家顶层设计上做调整,教育部应增设助理护士的学历教育;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应设置助理护士岗位;卫生健康委员会应允许助理护士在医院执业。吴春容说,在恢复助理护士岗位前,护工应纳入医院系统化管理,有准入标准、培训和录用机制,保证其具备一定专业知识。王虎峰则认为,护工靠行政管理不太现实,建议探索社会治理的办法,促使社会组织发挥作用。

王虎峰表示,长期以来,我国医疗体系中,护理服务项目少、价格低,不能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,导致患者有需求,但护士不愿提供。若能更新护理服务项目及价格,利于提高护士护理积极性,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护工缺口压力。发展长期照护保险,有助于减轻有护理需求者的经济负担,同时促进行业的规范发展。

【版权声明】本文为生命时报独家授权的原创文章,请勿转载、抄袭或改写。

今日头条
常见疾病
医界要闻
健康科普
医疗资讯
曝光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