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养生攻略 > 母婴保健 > 怀胎十月,其实是一场「宫斗戏」

怀胎十月,其实是一场「宫斗戏」

来源:悟养生    阅读: 2.05W 次
字号: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
既然胚胎不是女人一出生就长在子宫里的,那么怀孕时的那个胚胎,对于这个女人来说,就是一个外来物,一个本来不属于自己身体的「异物」。

怀胎十月,其实是一场「宫斗戏」

生命力顽强的「异物」

面对一个外来物,身体通常会做出保护反应,这就是「免疫应答」。

比如当身体发现有病毒入侵时,就会产生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,来杀死这些外来物。同样,当胚胎「企图」定植在子宫时,对母体而言,它就是一个外来物。而正常母体能容受、不排斥胎儿的具体机制目前尚不清明确,可能和多种免疫因素有关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在母胎的界面上,会发生很多免疫和抗免疫的过程。有时候,母体的免疫功能最终取得胜利,成功地将胚胎排出体外,导致流产。这类流产的原因便属于免疫性的。当然了,还有其他多种因素也可能导致流产。

而子宫内的胚胎也不是「坐以待毙」,它有着「功能强大」的滋养细胞。

滋养细胞可以分泌一种激素,叫做hCG(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),验孕试纸就是测这个东西,用来判断你是否怀孕了。它能抑制母体的淋巴细胞,阻止排斥反应;它还能刺激母体性腺分泌某些激素,比如刺激黄体分泌孕酮,使妊娠继续下去。

这么一种刺激激素,竟然不是母体分泌,而是来源于胚胎,有没有感受到子宫里一丝企图操控母体的味道?

早孕期的「宫内争斗」

而子宫里的排斥与操控又岂止于此呢?

分泌hCG的滋养细胞的疯长能力,堪比肿瘤!它们会用尽一切办法去获取养料,让自己生长下去。它们通过产生蛋白水解酶,可以把母体子宫内膜迅速分解,以利于自己的生长。

而如果子宫内膜环境不够好的话,它们还会分解子宫肌层,像扎根一样,继续往更深的地方植入进去,这就是胎盘植入。胎盘植入在分娩期是要造成产妇大出血的。

当然,这时候的母体也不会无动于衷。正常情况下,母体会对这种胚胎的水解作用做出应对,使得滋养细胞植入得不会过深,防止发生胎盘植入。

可以说,在胚胎着床后的早孕期,在母胎界面上,进行了激烈的斗争。

孕期血压升高的原因

胚胎为了在子宫里生活得更加舒适,需要更多的养料。而获取更多养料的方法,就是让母体血压升高,从而有更多血液进入子宫,营养胚胎。

所以,对于孕妇来说,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很常见的一种并发症,它还容易引起早产。虽然其具体发病机制还不清楚,但肯定与子宫里的胎儿有关。也正因为如此,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方法,降压药只能从一定程度上控制症状,而无法阻止疾病的进展。要想真正有效阻止疾病进展,只有终止妊娠!

关于分娩发动的学说

到目前为止,人类分娩发动的机制还没有搞清楚,大家提出很多种学说,其中一种就是免疫学说。

这种学说认为,妊娠的维持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母体对胎儿免疫的一种平衡状态。当胎儿逐渐增大,母体对于这个「异物」的排斥作用也在不断增加。最后,母体和胎儿无法维持免疫平衡,于是,分娩发动了,胎儿出生。

当母体启动分娩的时候,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在自我保护。这时候,母体综合各种信息发出信号:如果再妊娠下去,可能就要危及到母体的健康安全了。

比如说,发生早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宫内感染。细菌进入宫腔后会发动宫缩,这其实就是母体排出感染源的自保行为。只不过这个感染源现在正在子宫里,是它所孕育的胎儿。这时候如果医生不顺应这种自保行为,而是强行抑制宫缩保胎,有可能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。

最佳终止妊娠的时间

当母儿之间产生矛盾时,我们会首先考虑孕妇的健康。所以,就有了这么一条医学原则:

当继续妊娠危及孕妇生命时,应及时终止妊娠。

也就是说如果孕妇生命受到威胁,不管胎儿情况如何,都应该终止。如果孕周足够,就抢救新生儿;如果孕周太小,就做流产。

所谓的早产保胎、延长孕周,只有一方获益,那就是胎儿。对于母体而言,一定是要冒风险的。同时,当母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,也会累及胎儿安危。所以,要根据早产的原因和母亲的身体状况,慎重权衡母体和胎儿的利弊,找到最佳终止妊娠的时间点。

通常来说,如果孕周达到34周的早产,临床上都不会进行保胎治疗,这就是权衡母婴利弊的结果。

尾声

如果仅从生物的角度去看,孕妇子宫里的斗争固然残酷;但是,这样的斗争其实只是生物本性的自发行为,而和人的思想无关。这都是一些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,本来是没有什么意识和主观意愿的。为了大家更好地理解,我才人为赋予了胎儿和母体生物学反应的动机。

对于一个生物个体来说,本能就是自保。

人类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动物,很多时候在临床上,我们看到的人类行为会超越本能,比如作为母亲,她在主观上会为她的孩子付出无私的爱。所以,母爱的无私超越了动物性的本能,体现的是人性的伟大。

怀胎十月,其实是一场「宫斗戏」

运动养生
养生日历
穴位养生
母婴保健
疾病预防
减肥瘦身
养生小妙招
中医养生